“脑血栓”又叫缺血性脑卒中,俗称“脑中风”。据统计,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,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如果血栓堵塞的部位发生在脑血管,就会造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,机体相应地出现各种症状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面对如此凶险的疾病,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预防。
“脑血栓”又叫缺血性脑卒中,俗称“脑中风”。据统计,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,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如果血栓堵塞的部位发生在脑血管,就会造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,机体相应地出现各种症状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面对如此凶险的疾病,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预防。

一、脑血栓的易发人群
1、三高人群
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的增高都会导致机体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,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,动脉硬化随之加剧,是脑血栓的高发人群。
2、吸烟人群
吸烟者摄入的多种有害物质(包括尼古丁)会损伤血管内膜,使血液粘稠度升高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,增加脑血栓形成的机会。
3、久坐、缺乏运动人群
连续4小时不移动身体,血液流通速度减慢,增加了静脉血栓堵塞的风险。
4、超重或肥胖人群
体重超标的人群易患高血压、高血脂,使脑血栓形成的风险也相应增高。
5、既往有血栓性疾病史人群
有过血栓疾病史的人,由于血管内膜已经有损伤,随着时间的推移,复发的风险会随之增加。
二、脑血栓的早期信号
前期的脑血栓一般是有迹可循的,生活中留心这些早期信号,就能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1、眩晕
眩晕是脑血栓的常见前兆症状之一,“三高”及高龄患者要特别注意。如果频繁出现眩晕,尤其与体位、头位变化无关的眩晕,就要警惕存在脑血栓的风险。
2、偏侧肢体无力
单侧手脚麻木、无力是脑血栓的先期症状之一,如果出现不能用筷子夹菜,无力系扣或走路时向一边倾斜等情况,就要注意有脑血栓形成的可能。
3、口眼歪斜、说话含糊
脑血栓会造成面瘫,导致口角歪斜,表现为言语含糊、喝水时呛咳等情况。
4、视物模糊
突然出现视力模糊、单眼发黑等症状,就要警惕脑血栓的发生。
以上症状可能单一发生,也可能同时出现。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,一旦出现突发的相应症状,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,在最快时间内就诊,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。
三、预防建议
除了及时发现早期的症状外,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预防也很重要:
1、定期检查
45岁以上的男性、绝经后的女性、超重及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、“三高”人群或有脑血栓既往史者等都应该积极、定期做相应检查。
2、增加锻炼
慢跑、游泳、散步和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心肺功能,防止血栓的形成。
3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
不抽烟、不酗酒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减少食物中的油脂、糖分、盐分和胆固醇等的摄入量。
4、多喝白开水
多喝水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,防止血栓的出现,特别是中老年人,要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。
对于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来说,“时间就是生命”,应尽快在急性发病期的4.5小时内溶栓,及时到医院治疗,否则可能会留下后遗症,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
网址:www.fuzhenghos.com电话:010-52805000
地址: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三路20号